“新三板”交易所今“低調”揭牌
俗稱“新三板”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今天正式揭牌。事實上,該交易所已經在去年9月進行過工商登記,今天僅僅是進行一個簡單的儀式。
相關知情人士透露,揭牌儀式將“一切從簡”,原本計劃的新聞發布會也簡化成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一則新聞通稿。另外,修訂后的“新三板”交易制度將擇日再行公開。
與官方的“低調”相比,業內對“新三板”卻是充滿期待。除了股東人數可以超過200人、交易制度有所創新之外,市場人士還在關注“新三板”如何扮演“上市準備板”的角色。目前在主板和創業板排隊待審的800多家企業將有一部分轉入全國性和區域性場外市場,這對于“新三板”的發展前景也提供了想象空間。
證監會日前推出了《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辦法》的實施細則,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非上市公眾公司已經可以向證監會申請備案。此類公司如果需要公開轉讓,將可以進入新三板掛牌。(第一財經日報)
“北交所”登場 新三板概念或脫穎而出
近日,在北京金融街上的金陽大廈門前,“新三板”的牌子已經掛出,這被很多業內人士稱呼為“北京證券交易所”。有媒體報道稱,“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揭牌儀式將于1月16日在金融街金陽大廈舉行,這意味著市場傳聞已久的“新三板”交易模式將正式誕生。
伴隨著“北京證券交易所”開業在即,我國證券交易所將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有分析指出,“新三板”交易模式的正式推出,將對A股中相關題材股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后市“新三板”概念股有望成為A股市場中的又一熱點。
“北交所”成立
或緩解A股市場融資壓力
據證監會IPO申報企業的情況顯示,目前擬在滬深兩市交易所進行IPO的申報企業接近900家。如此大的融資壓力,對A股市場而言,確實是非常大的融資壓力。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北京交易所”的推出,很多中小企業的上市將通過北京交易所來完成,而有激勵作用的轉板制度將使北京交易所成為真正挖掘潛力品種的平臺。
從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角度看,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已經有了主板市場(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及創業板市場(深圳證券交易所),但是還缺少全國統一的場外交易市場。此次北京交易所的設立將填補這一空白,如果加上一直被市場預期的國際板,我國證券市場交易所的大致框架結構將初步形成。
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區域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龍頭和引擎。在三大經濟圈中,前兩大經濟圈都建立了全國性的資本市場——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而第三大經濟圈環渤海區域卻沒有全國性資本市場。在環渤海區域設立全國性資本市場可以彌補與其他兩大經濟圈之間金融市場的不平衡,能夠更好地發揮其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龍頭與引擎作用。
“北交所”的設立將滿足高新園區的發展。自去年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天津濱海高新區擴容試點新三板業務后,各地高新園區加入新三板的節奏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從目前的情況看,成都、南京、深圳等國家級高新園區很有可能成為第二批擴容的園區,其他的高新園區也均有較強的愿望。
“新三板”概念或脫穎而出
毫無疑問,“北京交易所”的設立將令市場對新三板的關注度再度提升。作為全國性的場外市場運營管理機構,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一直備受市場關注,因為他將負責管理運營高科技企業云集的“新三板”。而“北交所”的設立將令A股中具備“新三板”概念的個股率先受益。
有分析指出,中關村、東湖高新,張江高科、海泰發展等具備“新三板”概念的個股值得關注,蘇州高新,高新發展、南京高科等有可能擴容的公司也存在一定的交易性機會。值得注意的是,昨日盤中新三板概念股票已有所反應,截至昨日收盤,中關村上漲4.90%,海泰發展上漲3.60%。
華泰證券分析師趙湘鄂指出,新交易制度可能是向場內市場看齊,從目前的委托成交過渡到競價成交,并在2014年后引入做市商制度。試點園區擴容,全年新增10-20家。按循序漸進、逐步試點原則,預計2013年分兩批增加園區,第一批可能在兩會前后,數量約5-8家,第二批可能在下半年,8-10家。其中包括重慶高新區、杭州高新區、成都高新區、西安高新區、深圳高新區、廣州高新區、長春高新區、長沙高新區、濟南高新區、大連高新區、蘭州高新區、合肥高新區、蘇州高新區等,這中間或存在事件性的驅動機會,投資主線為園區、券商、創投。(中國證券報)
新三板今日在京揭牌 關注高新園區等三類機會
在北京金融街上的金陽大廈門前,“新三板”的牌子已悄然掛出。這個全稱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公司”的石牌,正是資本市場始終高度關注的“新三板”。記者從有關人士處獲悉,“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揭牌儀式將于1月16日在金融街金陽大廈舉行。
作為全國性場外市場運營管理機構,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一直備受市場關注,因為它將負責管理運營高科技企業云集的“新三板”。而此次,這個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最終落戶北京,也使得我國證券交易所最終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自2012年“新三板”首次擴容以來,企業掛牌節奏也明顯加快。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新三板”掛牌企業200家。其中,2012年“新三板”累計掛牌企業105家,超過以往6年總和。2013年新年伊始,又有10家企業集中掛牌,這預示著2013年“新三板”掛牌數量將會加速擴張。
“新三板”的正式掛牌,以及未來可能的擴容,給資本市場帶來三類投資機會:一是高新園區上市公司,中關村、中炬高新等近期都表現活躍;二是有“新三板”業務的上市券商,主要是一些大型券商,如中信證券;三是創投類公司,如魯信創投等。(大眾證券報 李宇欣)
新三板兩度批量掛牌 小盤股估值溢價加速回歸
最新跡象表明,新三板加速擴容已是鐵板釘釘。2012年最后一天,包括北京了望(430199)、時代地智(430200)、星河科技(430202)、興和鵬(430203)、億房信息(430205)等8家公司在內的新三板企業齊齊亮相中關村掛牌上市。
統計數據顯示,僅2012年,新三板當年新掛牌已達到了105家,一舉超過過往6年的總和。截至2012年12月31日,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已達200家(累計207家),總股本55.27億,全年累計成交5.84億元,完成定向增資額達8.47億元。
近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轉系統)即將于下周掛牌的消息甚囂塵上。與此同時,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交易細則等配套規則也將隨之出臺。
對此,華泰證券研究員趙湘鄂認為,場外市場破局將是2013年資本市場最值得期待的大事。一方面,“北交所”全面運營全國性、高層次的新三板,在新制度和試點園區擴容雙重推力下,掛牌企業數量將激增。另一方面,區域性市場也將如火如荼,豐富的企業資源及低廉的掛牌成本將充盈區域性市場的門庭。
不過,平安證券首席策略研究員王韌則表示,盡管“新三板”的發展對于A 股市場整體沖擊有限,但對于創業板等中小市值公司可能具有結構性的影響。
其理由在于,隨著創業板自身的擴容和解禁,其估值溢價本身就有逐漸下行壓力,而“新三板”擴容使可供投資的中小公司數量大幅增加。屆時,“新三板”擴容可能會加速中小市值公司估值溢價的回歸。
批量掛牌成趨勢
趙湘鄂認為,新三板批量掛牌的條件已日漸成熟,未來將成為常態。首先,中國中小企業數量龐大,相當部分企業符合新三板掛牌條件,掛牌資源極其豐富。其次,企業掛牌意愿得到催化和提升,這不僅是場內市場IPO 的重重障礙所致,也是新三板有望打造成真正的“納斯達克”的吸引。另外,掛牌新三板成本較低,前期上市費用基本能被財政補貼所覆蓋。
如在2012年年末上市的8家新三板公司中,北京了望就成為了首家在新三板上市的金融公關公司,也成為了繼藍色光標(300058.SZ)之后,中國大陸地區的第二家上市公關公司。
有市場人士稱,北京了望登陸新三板預示著中國公關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的資本化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2012年12月6日更是創下了自2006 年新三板試點近7 年以來最高日備案通過量的紀錄。當天,多達14家新三板企業完成備案確認。從新通過備案的14 家企業來看,來自北京的企業就有9 家,來自上海企業4 家,1 家來自天津。
此外,累計已有8家中關村掛牌企業完成轉板。其中,1家登陸中小板,7家登陸創業板。
對此,趙湘鄂直言,如今,新三板的發展前景已清晰可見,即可能被打造成真正的中國版“納斯達克”。一方面,新三板背靠全國高新技術園區,“創業”氛圍最濃厚;另一方面,新三板包括股東人數限制以及交易制度不夠完善等制度性藩籬正在被清理。屆時,除IPO外,新三板將具備近乎滬深交易所的功能。
小盤股估值溢價回歸
王韌認為,從估值溢價看,如今創業板整體估值相對滬深300 指數的估值溢價高達3倍有余,接近歷史高點。因此,“新三板”快速擴容將沖擊中小公司估值,或加速其溢價回歸。
截至2013年1月6日,創業板PE(TTM)為34.28,中小板PE為28.01,滬深300PE 為10.96。相比之下,創業板相對滬深300指數的估值溢價仍高達3.13倍。
對此,東興證券研究所所長王明德也表示,在創業板公司相對估值溢價高企的背后,以創業板和中小板公司為代表的小盤股業績卻呈繼續惡化的態勢。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創業板三季度單季凈利潤同比-11.16%,環比-14.7%;中小板三季度單季凈利潤同比-5.50%,環比-0.7%。
王韌稱,從融資規模和影響方式來看,“新三板”對于市場也將產生類似臺灣市場的效果,其資金影響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新三板”掛牌公司融資對市場資金的直接分流消耗;二是“新三板”市場規模的擴大引致更多的A 股市場資金轉戰“新三板”,從“新三板”公司現有股東手中購買股權,進而對資金產生分流。
不過,王韌也直言,“新三板”直接“圈錢”對市場造成的沖擊應當有限,更多體現為結構性特征。
歷史經驗表明,中小企業板上市之后的估值溢價均表現出“先上后下”特征,即上市伊始相對主板均表現出明顯溢價,但之后逐步回落??梢哉f,供給稀缺性的降低是中小企業板推出后估值溢價逐步回落的主要原因。
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或加速擴張
中關村示范區十家企業進入股份報價轉讓系統集體掛牌儀式8日在中關村軟件園舉行。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開始施行以及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將正式運營,未來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的企業數量或加速擴張。
申請掛牌熱情高漲
截至2012年12月31日,新三板掛牌企業200家(累計207家),總股本55.27億元。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新三板全年累計掛牌企業105家,超過以往6年總和,全年成交5.84億元,完成定向增資8.47億元。
2006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中關村代辦股份報價轉讓試點啟動。這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重要創新舉措,對滿足不同發展階段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推進創業投資和股權私募發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關村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代辦股份報價轉讓系統已逐步成為科技型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權順暢流轉的平臺,同時也是創業投資與股權私募基金的聚集中心,還是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資源的“孵化器”和“蓄水池”?!爸嘘P村企業申請股份報價轉讓系統掛牌熱情不斷高漲?!?/span>
截至目前,已有248家中關村企業參與試點,其中已掛牌的中關村企業達到182家,僅2012年就新增掛牌企業79家,相當于前四年的總和。股份報價轉讓系統的價值發現功能和高效低成本按需融資的優勢初步顯現,累計已有49家掛牌企業完成或啟動了57次定向增資,融資額合計22.5億元,平均市盈率為22倍。共有8家掛牌企業在中小板或創業板上市成功(久其軟件登陸中小板,北陸藥業、世紀瑞爾、佳訊飛鴻、紫光華宇、博暉創新、東土科技、安控科技登陸創業板).
市場規模日漸擴大
上述負責人認為,代辦股份報價轉讓系統在支持一大批中關村創業企業壯大發展的同時,也為建設統一監管下的全國場外交易市場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經驗。2012年8月,中國證監會啟動了擴大試點工作,將試點擴大到上海張江、武漢東湖、天津濱海等高新技術園區。2012年9月,作為場外交易市場未來交易平臺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注冊成立。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此前曾表示,證監會將擇機發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業務規則,在掛牌環節對申請掛牌企業不設財務指標,簡化行政許可程序,提高市場運轉效率,在股份轉讓環節引進做市商制度,新增協議轉讓的成交確認方式,提高市場流動性。
據前述中關村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我國科技創新中心,中關村是我國創新創業資源最豐富的區域,培育了一大批新興產業的領軍企業和創新型企業。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近兩萬家,每年新創辦企業3000多家。留學人員累計創辦企業6000多家,總收入過億元的企業1648家,德勤“中國大陸高科技高成長企業50強”和清科“中國大陸最具投資價值企業50強”中,三分之一左右來自中關村。改制完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500多家,正在改制和擬改制企業500多家。符合境內創業板財務指標的企業近千家,上市公司總數224家,其中創業板62家,占全國的七分之一,在創業板形成了創業板中的“中關村板塊”。該負責人表示,未來加強企業培育力度,推動更多的中關村企業到代辦股份報價轉讓系統掛牌,持續保持在代辦股份報價轉讓系統中的領先優勢。
一位券商人士表示,監管層已經確定了新三板發展的制度基礎,再加上我國中小企業眾多,這些都將加速新三板規模的擴大。(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