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國家都在試圖通過減稅等政策力求將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但情況卻不很樂觀。
美國
消費開支出現下滑
最新經濟數據顯示,來勢洶洶的金融危機殃及美國實體經濟已在所難免。據報道,占美國經濟總量約三分之二的個人消費開支出現下滑。商品零售額已連續三個月下降,9月工業生產創34年來最大跌幅,房地產市場依然沒有出現拐點。
今年以來,美國非農業崗位已經累計減少76萬個,失業率從年初的4.7%上升到9月份的6.1%,新增失業人數超過75萬。許多美國企業高層表示,明年將會出現更大的裁員潮。汽車業是受到此次金融危機沖擊最大的行業之一。美國9月份汽車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27%,創1991年以來最大月度跌幅。
日本
九個區域經濟惡化
日本政府近日公布的10月份月度經濟報告認為,日本經濟“正在衰退”。在反映經濟景氣的11個指標中,出口、生產和就業等6項指標均出現下滑,這是1998年4月以來首次出現這樣的情況。而包括企業收益在內的其他5項指標也不容樂觀。
日本中央銀行公布的10月份地區經濟報告指出,金融市場的劇烈動蕩已波及實體經濟,全國9個區域的經濟狀況與一、二季度相比均呈惡化趨勢。這是該報告自從2005年5月開始發布以來首次下調對全部9個地區的經濟景氣評估。種種跡象表明,發端于美國的金融危機對日本實體經濟的影響開始逐步顯現。
英國
16年來經濟首收縮
近來,在銀行倒閉、股票下跌和英鎊貶值的同時,英國人愈益發現,金融危機的觸角已經伸向了實體經濟:房地產市場低迷,汽車銷量下滑,零售業銷售疲軟,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下降等等。
據英國政府24日公布的數據,第三季度,英國國內生產總值比前一個月下降0.5%,是1992年以來英國經濟首先出現收縮。這一數據明顯說明金融危機已經“入侵”英國實體經濟。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危機對經濟影響的逐步顯現,英國經濟下滑趨勢將會更加明顯。
英國商會日前公布調查報告說,英國經濟處于“蕭條風險之中”。
德國
戴姆勒將停產一月
據法新社25日報道,受金融危機與需求下滑影響,德國戴姆勒汽車公司將全線停產一個月。報道說,戴姆勒停產計劃將從12月11日開始,一直持續到1月12日。
戴姆勒公司董事長迪特爾·策徹表示,“金融危機正在演變成為經濟危機”,這導致戴姆勒在其主要市場的汽車銷量在最近幾周里出現“顯著下滑”。
戴姆勒23日公布的本財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當季凈利潤為2.13億歐元,遠遠低于此前分析師預測的8.18億歐元。
歐洲各國汽車制造商受到金融危機的打擊,上周紛紛發出盈利警訊并宣布減產。
《泰晤士報》發表文章稱
三類國家將成金融危機犧牲品
新華網北京10月26日電 英國《泰晤士報》近日發表題為《新一批金融犧牲品將倒下》的文章,認為三種國家將成為目前這場金融危機的犧牲品。
第一類是有巨額貿易赤字或大規模外債的國家。由于這類國家完全依賴外資流動,因此政府對銀行的救助不太可能奏效。這類國家除匈牙利之外,還有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烏克蘭等國家。
第二類國家是有著龐大銀行系統的小國,其中最顯著的一例就是冰島。冰島經濟規模微不足道,卻有著巨額經常項目赤字。與瑞士聯邦政府不同,作為國際借貸者的冰島政府自身不具備任何信用。
第三類國家有貿易盈余和充足的儲備頭寸,但對金融部門監管不力。其中的典型代表是俄羅斯。阿根廷及另外幾個拉美國家也可以歸入此類。俄羅斯有5600億美元外匯儲備,足以為私營企業的外債提供資金。但這場金融危機暴露了它的致命弱點:通過惡性通貨膨脹、蓄意侵占和拖欠支付等手段,俄羅斯政府反復剝削儲戶。如果政府接管銀行,可能會造成國內儲戶的恐慌。